国展提升工程桩基施工 创绿色施工新典范
发布时间:
2019-07-06
国展提升工程桩基施工创绿色施工新典范季学钧 上海机施 昨天国展提升工程桩基施工创绿色施工新典范季学钧上海机施昨天6月25日,随着最后一根桩基施工完毕,历时45天的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桩基施工圆满完成,这不仅比业主要求的节点目标提前了整整5天,还实现了“不停展”施工的高标准。 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是保障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召开的重要改造项目,主要通过把国家会展中心北侧的1、2
国展提升工程桩基施工 创绿色施工新典范
6月25日,随着最后一根桩基施工完毕,历时45天的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桩基施工圆满完成,这不仅比业主要求的节点目标提前了整整5天,还实现了“不停展”施工的高标准。
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是保障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召开的重要改造项目,主要通过把国家会展中心北侧的1、2馆由单层展厅改造成双层展厅,来提升展厅规模和体量,为了给后续钢结构、土建、机电安装施工腾出必要的施工时间,桩基施工必须在6月30日前全部完成。
国展提升工程的特殊性众所周知,但任务再重、工期再紧,也必须建立在周密的前期策划和科学的施工方案基础上,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桩基施工主要分为馆内、馆外两部分,施工场地都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内,距国展既有桩基承台、墙体、抗风柱等非常近,且桩基施工第一阶段,1、2号馆内仍要正常举办展览,对土体扰动、文明施工要求极高。
为此,在前期策划阶段,项目部在工程公司和集团的帮助下,与设计院积极沟通、洽商,通过多个实际施工案例全方位地向设计单位展示免共振振动锤工艺的优势,最终说服对方调整设计方案,把1、2号馆馆外的桩基改为采用免共振锤施工钢管桩工艺。通过此次国展提升工程的实践,该工艺免共振、噪音小、无泥浆、对周边建筑影响小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完美展现,并实现距国家会展中心外墙仅50cm极限条件下的免共振沉桩施工,而一墙之隔的展馆内仍旧在正常举办展览,此外,项目部还克服馆内施工场地移交迟后,施工时间被进一步压缩的困难,在施工相互穿插影响的情况下,最终仍提前2天完成馆内的钢管桩施工。
由于1、2号馆中间通道桩基施工位于8米平台下,实际净空高度只有5.2米,只能采用钻孔灌注桩工艺进行施工。考虑到严格的工期和环境保护要求,项目部在前期策划时就确定了“泥浆外运+泥水分离”的双保险措施,在实际施工中,针对施工空间小、文明施工要求高的特点,项目部最终采用了车载移动式泥浆压滤机进行泥水分离,而在灌注桩施工的6月,正值高考、中考以及环保检查,泥浆外运受限;泥水分离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现场泥浆处理难题,确保了总计117根的钻孔灌注桩如期完成。
免共振锤工艺沉桩速度快,打入一根60米长的钢管桩只需要15分钟,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钢管桩供应不到位或供应不稳定,再先进的打桩设备也发挥不出效能。为此,项目经理钱良带领团队一方面积极沟通,要求钢管桩提前进场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他还到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与钢管桩供应商协商,成功说服对方新开一条作业线来提高产量,从而保证每天国展现场的施工需要。这也是免共振锤工艺在房建项目中的首次运用。
有了稳定的钢管桩供应(港澳台宝典供应),现场还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头雁。朱炜是机施五公司地下建机租赁部负责人,由于具有丰富的设备管理经验,曾带领70RF免共振锤团队征战过多个项目,国展项目一开,他临危受命担任项目生产经理。在场地狭小的国家会展中心内施工,小到钢管桩的堆放顺序、路基箱的铺设,大到施工设备的调度、钢管桩垂直度控制,都大有讲究,还与要土建单位进行施工搭接,一个环节出错,就会给工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面对这些繁杂的工作,朱炜抽丝剥茧,做到有序调度,现场的施工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月是工程施工的高峰期,而项目工程师季伟妻子的预产期也恰巧在6月底,在这最后的关头,他毅然选择与工程为伴,把对妻子的愧疚放在了心里。随着6月25日国展提升工程桩基施工圆满完成,6月28日他的大胖儿子也降生了,双喜临门的成就感让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国家会展中心如此敏感环境下,项目团队成功运用免共振钢管桩沉桩、车载移动式压滤机泥水分离等先进技术,不仅确保了国家会展中心的“不停展”施工目标,践行了绿色施工的理念,也为今后此类绿色环保技术的广泛运用树立了典范。
相关新闻